Post Detail

2023年8月30日 in 实验

皮格马利翁效应

Post placeholder image

我们对于自我实现预言都很熟悉。这一概念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自我实现预言是否在生活中以预言的方式真实存在,这还有待于人们的科学研究,但是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某些领域,这的确是事实。

1911年,对“聪明的汉斯”实验首次引起 了心理学家对自我实现预言这一问题的关注。“聪明的汉斯”是冯·奥斯登先生的马,它因为能够认字、拼写、解决数学问题而远近闻名。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它用前掌击地的次数代表问题的答案。对此,自然会有很多怀疑者,但专家组对它的能力进行测试后发现:没有冯·奥斯登先生的提示,马也能真实地表现出这些能力。但 是,马怎么会有相当于人的智力程度呢?

20世纪初期的心理学家奥斯卡·波菲格斯特进行了一系列仔细的实验研究后发现,汉斯实际上 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获得细微线索的。例如,人们问完一个问题以后,一般都会低头俯视其前掌等待它的答案。当它前掌敲击的次数接近正确答案时,提问者就会微微地抬起眼睛或头,期待着马能完成它的解答。汉斯已对提问者的这些细微动作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会利用这种线索,并得出正确回答。

这匹‘诡计多端’的马怎么会与心理学的研究有关呢?对“聪明的汉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观察者经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或偏爱,这就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 种隐蔽的信号。这些信号就可能使被试按照与观察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作出反应,从而证实了观察者的预期。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实验者可能总是期望,在经过他或她的科学处理后,一名或一组被试与其他人相比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行为。有时,这些行为只不过是实验者自己有倾向性的期望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么实验便是无效的。这种对心理学实验效度的影响被称为“实验者期望效应”。

当这种期望效应出现在实验室以外、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往中时,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创作的女雕像。罗森塔尔怀疑,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某种信息(例如IQ分数)时,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对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使他们无意识地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一些鼓励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变得更加出色。当然,这似乎是以牺牲那些教师对其期望不高的学生为代价的。为了检验这些理论假设,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雅各布森与一所小学(橡树学校)取得合作,这所小学位于某个大城镇的中低阶层生活区。

开学初,在橡树学校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研究者对1到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IQ测验。选择这个测验的原因在于,它属于非文字测验,学生的分数不依赖于先前接受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而且橡树学校的教师对此项测验并不熟悉。研究者告诉教师,学生们所接受的是“哈佛应变能力测验”。在此情况下,这种隐瞒很有必要,其目的是让教师对学生产生一些期望,而这正是该实验成功的必要因素。

研究者还进一步对教师解释道,该测验的成绩可以对一名学生未来在学术上是否会有成就作出预测。换言之,他们是要让教师相信在测验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在未来的这个学年中将有所提高。实际上,这个测验并不具备这种预测能力。

在橡树学校,总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共18名班主任老师。每位班主任都得到了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本班在哈佛测验上得分最高的前20%的学生,以便老师们了解在本学年里哪些学生有发展潜力。但是,下面才是本研究的关键:即教师所得名单中的前十名学生是被完全随机地分配到这种实验条件下的。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控制组)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师以为他们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得分发展。接近学年结束时,研究者对所有学生再次进行了相同的IQ测验,并计算出每个学生IQ的变化程度。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IQ变化差异的检验就可以看出,在现实情境中是否也存在期望效应。

正如罗森塔尔在他以前的研究中所猜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当教师期望某个孩子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时,这名学生就真的出现了较大程 度的智力提高”。综合全校的情况来看,那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其IQ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学生。然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一二年级组中的巨大差异引起的。此外,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罗森塔尔认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是很重要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此提出了如下几种可能的解释。

1.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一般较高年级儿童更强。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研究中低年级儿童变化更大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比高年级儿童更易变化。与此相关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即使低年级儿童并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教师也会认为他们是有这种特性的。可能仅仅是这种想法,就足以让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能在老师的心目中形成牢固的印象。换言之,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能力形成某种认识,那么该研究提出的期望就会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3.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教师将期望传递给他们时的微妙过程的影响。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橡树学校的研究结果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表明教师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会产生长期的潜在影响。它直接引出了在当今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即IQ测验的公平性问题。

在查肯、西格尔和德来岗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了录像,研究者告诉教师其班里的某些学生极为聪明(这些所谓的“聪明”学生其实是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的)。仔细观看录像,我们就会发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教师都表现出对“聪明”学生的偏爱。他们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微笑、更多的眼神交流,对这些学生的课堂回答给予更多的赞同。 研究者还指出,这些在教师心目中存在较高期望值的学生更喜欢学校生活,更乐意接受教师对其错误的建设性批评,并更努力地对此进行改进和提高。该项研究及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是学生在校表现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它的影响绝不仅限于IQ 成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y brow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
I Agree